航运“箱思病”半年多 稳外贸、保畅通该如何施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3月7日,《新华每日电讯》刊发题为《“箱思病”刺痛航运产业链》的通讯稿件 半年多来,出口集装箱航运运价“撑杆跳”,数倍涨幅十年未遇,无论航运企业、货代企业还是外贸企业
3月7日,《新华每日电讯》刊发题为《“箱思病”刺痛航运产业链》的通讯稿件
半年多来,出口集装箱航运运价“撑杆跳”,数倍涨幅十年未遇,无论航运企业、货代企业还是外贸企业都连呼“出乎意料”。出口货物等到了舱位,却等不到箱子。受制于国外港口停工减产,集疏运系统受到巨大阻碍,集装箱国际流转受阻,导致市场供需严重失衡,“一箱难求”实为结构性“缺箱”。犹如一场“箱思病”,由此诱发航运市场一系列“症状”。
航运运价指数攀升、外贸订单纷至沓来,原本是外贸形势一片大好的表征,但记者深入采访后发现,运价大幅波动、运能供需严重失衡实为“甜蜜背后的隐忧”,直接增加了外贸企业成本、扰乱了出口计划。
稳定、有序、高效,是航运市场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在国外疫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海外部分港口滞港严重,集装箱空箱回流卡阻的情况下,只有采取“非常”举措才能化解难题。为稳外贸、保畅通,航运企业、港口已积极行动起来……
航运“牛市”到来 却布满“荆棘”
2020年初,疫情打乱了国际航运市场的正常节奏,国际贸易“降温”,航运市场跌入低谷。但从2020年6月起,国际航线运价开始上升,美国、东南亚等地区航线运价全面上涨,且涨幅空前。进入2021年,运价上涨幅度收窄,但仍然处于高位。
一些货代企业反映,美国航线运价上涨4倍左右,欧洲航线上涨3倍不到,红海、亚丁等个别航线甚至上涨10倍。
记者采访发现,运价暴涨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受疫情影响,部分国外订单转移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中国,加上国外“宅经济”对日用消费品的需求旺盛,外贸出货量猛增,客观上增加了运输需求;二是,国外港口停工减产,作业效率大幅下降,大量船舶在锚地等待泊位,消耗了宝贵的运力资源,也导致大量空集装箱滞留国外,国内严重“缺箱”。
运价上涨给外贸企业带来直接的成本压力,一些外贸企业迫于出运的周期延长和价格上调,不敢接长期订单。出货不及时还会面临违约风险。外贸市场“出口热”,但出运的道路布满“荆棘”。
中国船东协会副会长张守国认为,当前运价是市场供需调节的结果,运价高是全球性现象。疫情暴发以来,以运力和集装箱为主的航运资源紧张是全球性的,资源供给相对于持续旺盛的市场需求而言,出现了整体性不足。比如,对于远东欧洲航线而言,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出口市场运价也大幅上涨,有的甚至超过了国内市场运价的涨幅。
记者从国内外多家航运企业了解,航运“牛市”十年未遇,为了抢抓这一机遇,航运公司全面投放运力,并采取非常规措施,如租用多用途船运输集装箱货物等,设法缓解运力短缺问题。目前全球集装箱运力总规模已比疫情前增长了3%,闲置运力已从2020年5月疫情初期的11.6%下降至2020年12月的1%,而这1%的闲置运力基本都是在修的船舶。可以说,可营运的船舶已全部投入营运。
2021年1月,全球集装箱市场总体投入运力为2336.3万标准箱,运力规模已回到2020年1月全球疫情前的水平。截至2021年2月26日,全球集装箱市场运力近2400万标准箱,同比增加了3%,比疫情前运力增加约70万标准箱。
中远海运进入全球班轮公司第一梯队,全球运力排名第三,但也并非一家独大。以欧洲市场为例,中远海运的市场份额仅有12%左右。中远海运集团介绍,目前投入市场的集装箱运力为307万标准箱,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自去年5月底以来,公司共计增加了40艘船舶,运力提升了近20万标准箱,增幅达到7%。
张守国认为,尽管运力已经全面投放,但预计运价高企转向回落将有一个过程,具体时点取决于疫情防控形势、经贸形势以及物流运输体系各环节因素。
航运物流始终需要千方百计稳外贸、保畅通。针对国内外贸企业出口难的问题,中远海运推出太平洋航线中小客户服务专线,提供保舱保柜的运输服务,帮助中小企业降低价格波动风险,切实解决沟通难、舱位难、提货难等问题。借助技术手段也能够提高出货效率。中远海运充分依托区块链技术,打造航运和贸易单证新平台,实现了流程优化再造,实现服务“无接触”“无纸化”,全力简化流程,缩短货物放行时间。
一场“箱思病” 刺痛航运产业链
航运运能包括船舶和集装箱,目前,各大航运公司已经大力投放运力,市场不但“缺船”,更严重“缺箱”,一场“箱思病”困扰着航运业。
文章来源:《中国对外贸易》 网址: http://www.zgdwmy.cn/zonghexinwen/2021/0308/1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