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能让白银流入中国,为何清朝却要坚持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纳兰谈史 从一个现代人的角度来看,清朝长期对外贸易顺差,世界财富(白银)持续流入中国,对中国而言难道不是好事一桩吗,既能拉动经济增长,让百姓和朝廷收入增加,同时
文/纳兰谈史
从一个现代人的角度来看,清朝长期对外贸易顺差,世界财富(白银)持续流入中国,对中国而言难道不是好事一桩吗,既能拉动经济增长,让百姓和朝廷收入增加,同时又能在国际上占据大块市场份额,构建利己贸易体系,提高国家知名度和影响力,对于贪图虚名的十全老人来讲,为何要放弃这样一个绝佳的扬名机会?
清朝统治者其实对于融入世界体系,并不是没想过,清朝的智囊团也经过了长期利弊的权衡,最终给出的答案是高度一致的,经济利益必须服从于政治利益。
首先,从经济层面上来看,清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从根本上决定了清朝对于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较低,甚至可以说是无,反而外国对清朝的茶叶、丝绸等商品需求较大,这就导致了清廷卖方市场掌握了世界贸易的主导权。
而清朝作为一个传统小农经济的国家,单单凭借着内循环,借助国内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千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疆域,就足够令封建制经济行稳致远,如果为了牟利而过度的输出本国商品,也会造成本国内部市场供需之间的失衡,对于本国经济反而起了负面作用,发展商品经济还会动摇国本农业,简直是得不偿失。
其次,从政治上来讲,是为了防止中外反清势力与内地勾结动摇清王朝的统治。
无论是明朝的海禁,还是清朝的海禁,直接原因在于东南沿海匪患严重,那群流窜作战的海盗时不时的来一波杀人越货,让统治者十分头疼,管理的成本也大幅增加,一气之下统治者不跟他们玩老鹰捉小鸡了,决定海禁闭关,一劳永逸简单粗暴的解决了海盗难题,清朝在立国后也面临着跟明朝一样的海盗滋扰,而且清初海外的反清复明势力也非常活跃,海禁政策贯彻始终,就必然压缩乃至扼杀了海外贸易。
然后从军事层面上来看,西方殖民者对于中国领土的侵犯,也让清王朝引起了警觉和不良印象。
像荷兰人不远万里跑来侵占台湾,像沙俄人在中国东北边境蠢蠢欲动,引起了清朝对于西方国家的警觉,认为外部环境不够安定,而且当时中国的海防意识淡薄,水师实力不强,对海洋的认知也是十分匮乏,一旦和洋人海战,且不说胜负如何,单单是战争的经济损耗就远超对外贸易的那点收益了,更何况乾隆在平定大小金川之战后,再三强调停止清朝百年对外扩张战略,转而经营国内,致力于消化阶级和民族矛盾,所以也无心无力搞海外贸易。
最后是从思想上来看,中国自古以来的华夷观念浓厚,再加上清朝当时在东亚一家独大,光附属国就多达19个,康乾盛世国力强盛的背景下,确实也是瞧不上人口稀少弹丸之地的欧洲小国,根深蒂固的华夷观念,使得清朝的统治者不屑与西方国家进行贸易。
尽管如此,清朝也还是保留了广州一处港口对外通商,这样既不太影响国内供需平衡,也便于集中管理,又能向各国体现皇恩浩荡,还能赚点外快补贴宫廷用度,在当时来看还是比较合理的安排。
当然了,如果清朝的统治者能够预视到未来的落后和挨打,肯定后悔没跟西方深度交融,可惜没有机会做事后诸葛亮了。
文章来源:《中国对外贸易》 网址: http://www.zgdwmy.cn/zonghexinwen/2020/0927/463.html
上一篇:河北白沟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推介会暨中国老
下一篇:外贸企业创新求变更加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