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错过了世界留给中国的最后一个机会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乾隆帝与小斯当东 一、康雍乾,个个雄才大略? 历史课本给我们的印象是,清代中前期的皇帝,从顺治到康雍乾,个个雄才大略。到了清代晚期,道光、咸丰到光绪,一个个懦弱无能
乾隆帝与小斯当东
一、康雍乾,个个雄才大略?
历史课本给我们的印象是,清代中前期的皇帝,从顺治到康雍乾,个个雄才大略。到了清代晚期,道光、咸丰到光绪,一个个懦弱无能,中国才落后挨打。
然而事实上,如果仔细阅读史料,你很容易发现,鸦片战争的爆发,与乾隆皇帝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多重关系。
说起来中国真是多灾多难。在地理大发现之前,中国对外部世界一直挺感兴趣的。汉武帝多次派人外出探险,差点到了欧洲。隋炀帝也多次“召募行人,分使绝域”,遣使远至波斯等地。
唐代各色人种的商人聚集长安,一直是大唐开放气派的一个标志性证明。两宋海外贸易更为繁荣,南宋外贸收入在国家财政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分量。大元王朝的开放则导致了《马可·波罗游记》的诞生。
地理大发现之后,西方人来到久已神往的东方海面。全球化过程从此开始,任何国家闭关自守,已经不可能。而恰恰从此时开始,中国开始转向闭关锁国。在农民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看来,海外贸易除了进口些用不着的奢侈品,以及带来危险的海外势力外,不能给国家带来任何好处。所以他下诏厉行海禁,“ 片板不许下海”。虽然明朝中后期部分开放海禁,但仍然禁令重重。
嘉靖年间,明世宗规定:不许制造双桅以上大船,并将一切违禁大船,尽数毁之。这一禁令影响持续了300余年,直到1820年,中国驶往东南亚的海船仍限制在两桅。
二、乾隆差点成为东半球第一个飞上天空的人
英国使臣访华,实际上给乾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来认识西方,促进中国加入世界海洋贸易的竞争中。
英国使团的使命是与中国建立有史以来第一个正式的外交关系。英国人希望在中国设立大使馆,与中国互派大使,希望与中国签订一个外交条约,建立稳定的外交关系。
当然,英国最迫切的目标是促使中国政府改革外贸体制,取消十三行,多开放几个口岸,允许自由贸易,公开关税税率,以减轻中国官员对外商的剥削和刁难。
英国人还有一个“非分之请”。当时澳门已经被葡萄牙实际统治多年,因此希望中国皇帝也“送给”英国一个“小岛”,“以堆放货物”。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英国人给乾隆带来很多礼物。当然,这些礼物主要不是奢侈品,而是体现英国的军事实力、科技实力的工业制成品。英国人带来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带来了大英舰队的全套模型。
除此之外,还带来了很多“高科技产品”,比如一架天体运行仪,就是一个太阳系的模型,中间是一个太阳,有齿轮驱动,上足发条之后几大行星围绕太阳运转。他们还带来一个天文望远镜,欧洲人那时候就用这种望远镜发现了星云的存在,知道了人类生活在银河系当中。他们给乾隆带来了一个大的地球仪,上面标注了英国在各地的殖民地,向乾隆展示日不落帝国的威势。
他们甚至还给乾隆带来了一个热气球和一个热气球驾驶员,乾隆皇帝要是愿意的话,可以坐上热气球升上天空,成为东半球第一个飞上天空的人。英国人充分相信,这些全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一定让中国皇帝大开眼界,对欧洲人刮目相看。因为他们通过贸易深知,中国的工业还停留在中世纪时代,与英国的差距实在是不可以道里计。
可是这些信息乾隆都没有收到,为什么呢?因为这中间有一个礼仪之争。
英国使臣来到中国之后,清朝官员要求他们学习三跪九叩,凡是外国使臣前来进贡,必须如此行礼。但是英国使臣拒不同意,他们认为大英帝国与大清帝国是平等的,双方因此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经过很多轮的谈判,最后英国使臣勉强答应,到乾隆生日那一天他们混在各国使臣当中,一起跪地,只不过英国人是单膝下跪。别人磕头的时候他们也随众俯首,远远看起来就像行了三跪九叩礼一样。
乾隆心里因此非常不高兴,所以后来乾隆观看英国使臣带来的礼物的时候,没有叫上这些英国使臣给他做讲解,因为知道他们不会给自己下跪。
文章来源:《中国对外贸易》 网址: http://www.zgdwmy.cn/zonghexinwen/2020/0916/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