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十九问系列报道对外报道叙事方式的一次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国的党代会历来是海外舆论关注的热点,境外往往对此抱有“神秘”等刻板印象,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及党内程序的认识也存在信息不充分、不平衡甚至曲解的情况。党的十九大期间,
中国的党代会历来是海外舆论关注的热点,境外往往对此抱有“神秘”等刻板印象,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及党内程序的认识也存在信息不充分、不平衡甚至曲解的情况。党的十九大期间,境外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意愿空前趋热,是真实、立体、全面地对外展现党的形象的极佳机会。
2017年9月30日至10月25日,中新社推出“十九大十九问”系列报道,以“问”为题,以十九大相关新闻为由头,定位为19篇“千字文”篇幅、兼具新闻性、知识性和史实性的综述,系统介绍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制度、程序、规定、纪律等,取得了良好的对外传播效果。组稿在信息要素、叙事方式上进行了以下创新与探索。
一、回答真问题,回应真关切
怎样在对外报道“我想说什么?”的基础上更主动地考虑“对方想听什么?”,寻求新时代“外宣”和“外需”的契合,找准“海外关切点”就更为重要。“十九问”有的放矢,抓住海外舆论最关心的十九大相关新闻,以客观独家的信息元素,激发和提升海外受众的兴趣和认知度。
以“问”为题,是一种常见的新闻标题加工技巧。但“十九问”不限于技巧,而是问“真问题”、答“真关切”,不少选题是现有史料和新闻报道中从未出现过的,这些“真问题”一直是海外舆论的关切点,但因现成资料少、梳理难度大而成了“冷门题”。“十九问”报道组多方“借脑”,下苦功夫查寻史料,形成了系列“独家梳理”的稿件。
如《十九大为何有特邀代表?》回应了几个最易引发误读的关切:特邀代表的来历、哪些人能成为特邀代表、他们有哪些权利、列席大会的请多少人、请谁来?《中国共产党建党近百年为何只开了18次党代会?》回答了早期党代会间隔不等、会期不等的历史背景及此后逐渐走向固定化的历史过程;《中国共产党中央全会为何五年召开七次?》回答了五年内的七次全会通常在什么时间召开,每次全会通常承担哪些职责使命等问题。
要回答“真问题”,就必须将信息元素落到“最实处”。19篇稿件篇幅虽短,却都基于大量官方权威文献的积累甄选,通过对“史料”的提炼,发掘出真实独到的内在逻辑,并搭建扎实的行文结构,形成了具有独家新闻价值的作品。如《十九大为何首设“党代表通道”?》从党代会早期秘密举行——首次主动开放——开放程序机制化分阶段安排史料,没有自我表态和溢美之词,但事实确凿、脉络清晰,党代会日益走向开放的寓意不言自明。
二、新闻性优先,以史实明理
“十九问”的每一“问”,都回应一个新闻关切点及其背后的系统知识和历史概貌,切实践行了十九大报告关于“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要求。
“十九问”策划以新闻性优先。选题和排期都充分考虑了党代会的新闻属性:从2017年9月30日党代表名单公布当天起,抓住舆论注意力,连续发出《近四万里挑一,2287名十九大代表怎样选出?》《习近平等为何在这些单位当选十九大代表?》等5篇稿件聚焦党代表选举;10月11日十八届七中全会前后,聚焦大会准备工作,连续发出《中国共产党十九大前怎样进行全党总动员?》等5篇稿件;十九大会期又根据大会日程安排,发出9篇稿件,如开幕前一天的《世界上最大执政党怎样举行党代会?》;开幕当天的《十九大会场布置有何讲究?》;讨论党章修改期间的《中国共产党如何通过修改党章确立“行动指南”?》;以及在大会选举中央委员会前的《中央委员是如何产生的?》等。
“十九问”对新闻背后的史实进行了系统严谨的安排。始终以《中国共产党章程》为依据,稿件均列出党章相关条款;将“新闻报道”拓展为广义的“新闻产品”,突破了新闻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定义框架,对信息进行了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的延伸,每一“问”都在约千字篇幅中集纳了党的系统信息,形成有新闻、有概貌、有今昔的立体呈现,让海外受众对党代会的某段日程、某项决定、某个热点不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还“知其来龙去脉”。
这样的叙事方式,既避免了没有新闻价值的“教科书”式科普,又跳出了新闻事件报道的单一层次;这样的信息铺排,特别有利于矫正海外长期存在的对党的信息认知不平衡甚至曲解的现象,达到以事实明理、以史实明理的效果。
三、语言简约节制,文风客观平实
根据中新社长期对外新闻工作形成的经验,在对外报道中,简约节制的语言,平实、平衡、平稳的文风,是最易被海外受众认知、理解和接受的语态。
文章来源:《中国对外贸易》 网址: http://www.zgdwmy.cn/qikandaodu/2021/0223/908.html
上一篇:鲜花已开满庭飘香当及万里对外讲好新时代中国
下一篇:浅谈职业学校的对外技能培训